思源“開心農場” 勞動賦能“雙減” -- 嘉陵思源實驗學校勞動實踐基地暨“開心農場”正式落成
近日,教育部正式印發《義務教育課程方案》,將勞動從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完全獨立出來,并發布《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(2022年版)》。從2022秋學期開學起,勞動課將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。
義務教育勞動課程以豐富開放的勞動項目為載體,重點是有目的、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、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,讓學生動手實踐、出力流汗,接受鍛煉、磨煉意志,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。
勞動課程內容共設置十個任務群,每個任務群由若干項目組成。日常生活勞動包括清潔與衛生、整理與收納、烹飪與營養、家用器具使用與維護四個任務群。生產勞動包括農業生產勞動、傳統工藝制作、工業生產勞動、新技術體驗與應用四個任務群。服務性勞動包括現代服務業勞動、公益勞動與志愿服務兩個任務群。
在農業生產勞動方面:
第一學段(1~2年級),種植和養護1~2種植物或飼養1~2種小動物;
第二學段(3~4年級),體驗種植蔬菜、飼養家禽等;
第三學段(5~6年級),種植與養護1~2種當地常見的蔬菜、盆栽花草、果樹等,或根據區域相關規定,合法合規飼養1~2種常見家畜,如兔、羊等;
第四學段(7~9年級),體驗當地常見的種植、養殖等生產勞動,開展組合盆栽、農副產品保鮮與加工、水產養殖、稻田養殖等勞動實踐等。
為貫徹落實教育部《義務教育課程方案》及“雙減”政策,踐行《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(2022年版)》,更深入地開展學生社會實踐和勞動技能課,構建“五育并舉”教育體系,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,在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下,嘉陵思源實驗學校勞動實踐基地暨“開心農場”正式落成。
前期,學校因地制宜、就地取材,開辟出校園多處空地作為開心菜園種植基地。菜園的管理實行班級承包責任制,形成特色勞動教育課程。每個班級申請認領,獲得了一塊菜地的“種植管理權”,學校還為孩子們制作了繽紛可愛的專屬標示牌,標示牌上繪制了有班級特色的菜園名稱和充滿童趣的圖案。
有了土地,就要趁著大好春光,把耕種提上日程啦!肥沃的土地,才能孕育出良好的果實。在播種之前,老師、家長和學生們齊心協力,你一鋤頭,我一鏟子,除草翻地,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,田間地頭一派歡樂和諧的景象。
種什么、需要什么材料、怎么種、后期養護.......很多孩子甚至連農作物的樣子都不認識。各班老師及有豐富種植經驗的家長擔起了“種植顧問”,對當季的各種蔬菜瓜果的習性與種植要求進行了詳細的講解。孩子們認真地觀察著手中的種子和小苗,眼里充滿了期盼與喜悅。
小小的菜園,大大的夢想,播下希望,收獲成長。各班的“種植顧問們”手把手教學生們在自己班的園地里種下了這一顆顆“希望”的種子。挖坑,澆水,放入小苗,將土坑填平,所有動作一氣呵成,學生們全神貫注,秩序井然,儼然一派“農場小主人”模樣。
瞧,一畦畦整齊排列的菜地,多么令人向往……
教室再大,也裝不下更替的四季;書本再厚,也比不上親身經歷。此次農耕體驗活動,不僅讓學生們親近田園、探索自然,體驗耕種的過程和樂趣。同時也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實踐能力,增強責任心、觀察力和思考能力,從而培養學生的思想素質和勞動技能。
“春種一粒粟,秋收萬顆子”,讓我們一起等待豐收的季節,期待秋天的饋贈。